close

對於每一個希望送孩子出國留學的人來說,最迫切要了解的, 除了學費,就是生活費了。 《上海青年報》日前對此進行了詳細介紹。

留學國外的生活費 ,不外乎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開支。各國的國情不同,所需生活費也不一樣。何況,實際生活費 用因人而異,取決於各人的生活方式。這裡所列舉的情況,只能是一個大概。

英國一般大學 的年生活費大約8000英鎊(100英鎊約合人民幣1157元)左右。如愛丁堡大學的年生活費為7500英鎊。在生 活費中,除了伙食費,住宿費佔有一定的比例。如利物浦赫普大學的年住宿費需要2200英鎊。據介紹,該 校宿舍內共有850間高質量的學習室兼臥室,所有的房間都安裝了電話,部分房間還有冰箱(每年租金為50 英鎊)。如果嫌寄宿生活環境不好,可以去租公寓,租一套公寓每月大約需要700英鎊,而且不包括水、電 和煤氣費。另外,自己單獨住和與他人合住的花費明顯不同,在倫敦、劍橋和牛津等物價較高的地區,每 年不下8000英鎊,其它地區也得5000―6000英鎊。

不過,英國允許留學生打工,不必申請工 作許可證就可以在學習期間每週從事20小時以下的兼職工作,假期打工時間不限。中國留學生多半在餐館 和超市等場所工作。打工收入一般每小時4英鎊,如果精打細算,一年打工的收入可以支付大部分生活費 用。但是,功課緊張時,很難抽出時間去打工。

美國4年本科留學的生活費大約需要3.6萬美 元(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83元)。與英國不同,在美國打工受到嚴格限制,留學生無綠卡不得在校外打工。 如果打黑工,老闆會把工資壓得很低。

澳大利亞本科留學生的生活費用大約每年在8000― 12000澳元(100澳元約合人民幣575元)之間,包括衣、食、住、行和醫療保險等費用 (該國規定,外國留 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澳大利亞和英國一樣,允許留學生打工,但在學習期間每週不得超過20小時, 假日還可以全天兼職工作。一般說來,如果省吃儉用,打工所得能解決大部分生活費用問題。至於住宿, 如果不滿意學校裡的居住條件,希望住公寓,那麼,澳大利亞高層樓房的月租金大約需要 100―300澳元 ,房主一般要求至少12個月的租期,租金按週計,按月付,先付後住。

新西蘭生活費大致每 年需要7000―11000新西蘭元(100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455.70元),包括伙食、住宿、交通和服裝等費用。 新西蘭也允許留學生打工,但只有讀專業課程的學生才可以每週打工15小時,並且必須事先申請“ 更改簽證條件”。

法國每年最低生活費大約為4000歐元(100歐元約合人民幣982元), 住宿費用分為幾種情況:學校宿舍的費用較低,只需2800歐元,但數量有限,學校的一些機構也會為留學 生提供一些較便宜的住房。當然,經濟條件較好的留學生也可以到校外去住公寓或是青年旅館。

加拿大不允許留學生打工,打黑工是違法的。在該國學校的住宿和伙食費每年大約需要5000― 8000加元(100加元約合人民幣639元);其它費用,如書本費、交通費、郵電費和洗衣費等等,一年大約需 要1500加元;此外,留學生還必須交納醫療保險費,每年大約650加元。如果希望住條件好一些的公寓, 一居室的月租金一般不低於500加元,在一些大城市,月租金則需要700―1000加元。

日本的 物價是世界最高的,生活費自然也很高。根據以往的經驗,在日本的留學生比較容易找到一份兼職工作, 可以通過半工半讀來減輕生活費用的負擔。一般說來,每天工作4小時,每月工作20多天,就可以應付日 常生活的支出了。但是,由於近幾年來日本經濟下滑,日本人的就業也出現了問題,留學生靠打工所得來 支付生活費用已經不可能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文部科學省2003年11月公佈的一份報告表明,日本接受 留學生的政策將出現重大變化,其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加強對留學費用支付能力的審查。在審查過去3年 的收入證明時,要求留學申請人不僅要出示經費支付人的存款證明,還要提供過去3年的收入證明。對已 經在日本學習的自費留學生,除了要求提供留學生本人的銀行存款證明之外,還要求提供本人的銀行存摺 ,以便審查所需留學經費是否由經費提供人按期匯入,以及存款的存入和支出狀況。

俄羅斯 本科生的伙食、住宿和醫療保險等費用平均每年為1900―2500美元。各所院校的住宿條件不同,收費標準 也不一樣: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的宿舍分為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和四人間,每人每月住宿費從 47―84美元不等,醫療保險費每人每年135美元;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住宿費,每人每月100―120美元, 醫療保險費每人每年90美元;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的住宿費,每人每月35 ―150美元,醫療保險費每人 每年90美元;巴甫洛夫國立醫科大學的住宿費,每人每年450美元,醫療保險費每人每年60美元。

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導,加拿大聯邦政府推出的“加拿大經驗移民類別”對吸引中國留學生赴加極有吸引力,當地有留學服務業者認為,今年會有更多的中國留學生赴加拿大留學。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的有關資料,中國赴加留學的人數將超越韓國,成為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地。多倫多加華留學和移民中心負責人吳冰28日表示,近來中國前往加拿大留學生的人數一直保持穩定增長,她更估計於今年下半年起會出現一個新的高潮。

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7和2008年每年都有近2萬名中國留學生來加學習。同時,中國的官方估計,2009年將會有20萬人出國留學生,其中,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幾個西方發達的英語國家是中國學生的首選之地。

吳冰表示,聯邦政府實施的加拿大經驗移民新政是中國留學生來加人數增多的幕後推手。這項針對在加拿大完成大專學業的外國留學生的新移民類別,令許多留學生解決留加業的後顧之憂,對許多中國的年青人及其家長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她稱,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送子女出國留學生對不少中國民眾已非難事,加上近來人民幣不斷升值,許多國內的家長都有實力讓孩子到海外留學。另外,西方發達國家也紛紛到中國爭取生源,相比之下,加拿大便利的移民政策是一項優勢。

報導指出,目前,中國學生申請赴加拿大留學,須提供家庭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銀行存款證明、申請人的高中畢業證書、成績單及經濟擔保人的工作單位證明等文件。

最近,新加坡李光耀資政在總結中國台灣地區的迅速發展時認為,台灣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力鼓勵學生留學。很多留學生學成後回歸島內,帶回了技術、經驗和資金,直接推動了台灣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根據台灣的發展經驗,他建議,中國大陸應繼續堅持和鼓勵出國留學

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台灣就形成了一股留學熱潮。其中,美國和日本是其最重要的留學目的地。雖然台灣人口基數相對較小,但根據相關數據統計,1950年到2006年,台灣有50多萬名學生赴美留學,留日學生也多達10萬人。僅2008年度,在美國留學的台灣學生就接近3萬人,在留學生排名中位居第六位(前五名分別是印度、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和加拿大)。

台灣留學熱的興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既得益於美、日等國開設的各種用於鼓勵台灣學生的獎學金,也得益於台灣當局對留學所採取的相對開放政策。

實際上,台灣也曾有過大量人才留學是否造成人才流失的顧慮。據相關數據統計,從1950年到1983年的33年間,台灣派出的8萬多名留學生中,學成回歸的只有1萬餘人。上世紀80年代,隨著台灣產業升級、經濟騰飛,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後,人才回流逐年增多。進入90年代後,台灣留學生的回歸率達到50%,目前維持在60%左右。

如果沒有留學人才的回歸,就不可能有80年代台灣的產業升級。對於政府而言,重要的是,如何使人才的派出和回流形成良性循環,而不是因噎廢食。在台灣,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和教訓。

上世紀80年代台灣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新台幣升值造成台灣人力成本大幅提高,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業逐漸喪失了比較優勢,台灣經濟面臨新一輪產業調整。 1980年興建的新竹科技園就是台灣在這種背景下轉變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標誌性成果之一。針對台灣產業轉型的特殊性,美國斯坦福大學特曼教授建議,台灣要學習美國矽谷經驗,通過政策吸引移居美國的台灣工程師回來創業,建設自己的新竹科技園區,特曼的建議受到台灣當局的重視。

截至目前,在台灣,僅新竹科技園一個園區,40%的企業都是由從美國歸來的科技人員開辦。尤其在80年代後期,隨著信息電子業取代石化和塑料成為台灣第一大產業,海歸在台灣的產業升級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家芯片代工廠,台灣支柱型企業台積電和台聯電,都是由美國學成歸來的工程師創辦。此外,目前僅次於英特爾的全球第二大芯片組供應商威盛電子,也是由留學加州理工大學的陳文琦創辦。

台灣的人口和幅員都非常有限,在產業升級過程中,信息電子業一枝獨秀就能改變整個經濟面貌。中國大陸人口眾多,經濟環境更為複雜,也就迫切需要方方面面的海歸人才推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就是教育開放,而教育開放發端於支持和鼓勵外派留學生。鄧小平同志當初提出複派留學生,指出 “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當初的這個決定,今天的中國肯定不會有30萬各行各業的海歸人才參與國家建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glake 的頭像
    biglake

    東海堂

    bigl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