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因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在發現時幾乎已是晚期,一名50多歲華男如廁時,發現排泄物有血,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健康檢查後才知道患大腸癌,而且已是末期。舉辦大腸癌講座,指導民眾正確認識並做好健康管理檢查,且提醒從50歲開始,就應定期接受憑證篩檢。仁愛婦產科學健康教育員介紹,大腸癌是美國繼肺癌後第二常見的致命癌症。大腸癌的形成,是由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變異引起,初期是無害息肉,一般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但如果沒有發現息肉並及早切除,長期下來就可能變成癌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大腸癌常發年齡見於年逾50歲民眾,即使過去沒有家族病史,也有可能會因為個人生活習慣不良罹大腸癌。

華人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他有一名年齡50多歲的朋友,如廁時發現排泄物有血絲,最初不以為意,認為只是痔瘡,拖了一段時間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是大腸癌晚期。華人大多沒有定期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的習慣,且經常是在身體出現病痛後,才到醫院檢查。「通常如果發生排泄物出血時,病情已相當嚴重了,治癒機會也相對降低。」她強調,平時應該保持飲食健康和運動的良好習慣,維持正常體重,同時也要限量飲酒,女性每天最多一杯、男性最多兩杯。另外要遠離菸害,才能遠離病痛。

 推薦閱讀:

arrow
arrow

    bigl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